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疾控科三年抗疫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23-02-27
己亥末,庚子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武汉暴发并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至2023年春节前的国内全面放开,从阿尔法、贝塔、伽马、到德尔塔,拉姆达、再到奥密克戎,从出行必备的行程码、健康码到2022年12月3日0时起,“通信行程卡”服务正式下线,从2020年疫情始发的新冠病毒肺炎乙类甲管到2023年1月8日,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
走过这三年,在单位领导的正确指引下,在同事的大力协同配合下,在自身的不断努力下,无论是思想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收获。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三年疫情,终已落入尾声。然昔日工作的点点滴滴,悠悠于心,历历在目。回首这三载,疫情防控一直是疾控科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一直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防控政策,严格落实医院的防控要求,始终严阵以待,不分昼夜,随时进入工作状态。
疫情爆发初期,我们每日接收的文件用“堆积如山”形容一点不为过,每天都会收到几份,有时这份没解读完或没落实完下一份文件又到了。为更好的了解新冠病毒,领会上级文件精神,做好院内防控工作,我们不断学习新冠病毒知识,认真解读文件,随时指导防控工作,起草编制各种制度、预案、流程、路线、机制、方案、计划、制作演练脚本等不知用了多少的日日夜夜。有时深入PCR实验室、发热门诊一线科室指导工作到深夜。还需经常与县疾控中心沟通请领防疫物资,自备车辆不分昼夜去领取消毒、防护物资是常态。当时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办公桌当餐桌,一份份文件也成了一道道“下饭菜”。工作到半夜甚至凌晨更是家常便饭,而且早上还要在6点前上报各种报表,甚至梦里都是防控的事。当时疾控科在岗人员只有三人,我们又都算不上专业院感人员,而且还有日常的传染病、死亡、肿瘤、食源性疾病等工作,全年无休的日报、各种周报、旬报、月报等,常规的培训、考核、统计、汇总、分析、总结等等。但在疫情来临时被称作为专业院感人的我们,却不能随便与人谈论或用发朋友圈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忙碌,面对疫情防控繁重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默默坚守,克服各种困难,努力、用心对待每项工作。三年期间,多次接受省、市、县疾控部门和卫健部门及疫情防控督导小组的督导检查,并得到肯定。
疫情第一年,我院还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要将检测标本送到市疾控中心去检测,还需要省里进行复核,检测结果回报时间难以确定,我们的网络直报时间也随之不能确定,那一年,我院报告3例确诊和4例疑似新冠病毒肺炎病例。2021年初以来,我院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核酸实验室工作人员披星戴月在做核酸检测,我们在后方打起精神等待结果随时进行网络直报,两年来经我院报告初筛新冠病毒肺炎病例56例。三年间,新冠病毒肺炎作为乙类甲管传染病,为确保检测结果能在2小时内上报至国家疫情网,无论是半夜还是凌晨,我们始终保持随时以最快的速度准确无误的完成网络直报工作。多少个星月相随的夜晚,多少次空等一场,一句“今日无阳性病例”是我们最大的安慰。2023年1月8日开始,新冠病毒感染作为乙类乙管传染病,我院迎来了新冠病毒感染传染病报卡的高峰,为保证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网络直报,我们晚上加班加点在规定时间内按时完成任务。截至目前经我院报告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百余例。
武汉新冠疫情进入尾声后,我们还没来得及调整疲惫的身心,国际疫情又呈现增长态势,国内不断出现输入和散发病例,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紧接着又进入严峻的秋冬和冬春疫情防控阶段。为更好的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进入常态化阶段,我们对在疫情暴发时期起草的各种制度、预案、流程等进行更新、修改和补充,并起草编制包括就诊防控流程部分、预检分诊部分、门诊和急诊以及普通病区部分、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部分、检验和放射线检查部分、感控督导员以及附件共十个部分45篇内容的疫情防控手册,提交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审核后制作手册发放。因疫情防控策略的动态调整,手册内容也处于不断更新、修改和补充中。
此外还有流感样病例监测报告、发热门诊监测、常规传染病监测、全院职工核酸检测比对、职工行程管理及健康监测督导、消毒、防护、医疗废物处理等的指导和督查、发热门诊的督导频次由开始的每周到后来的每日等,参与发热门诊改建,采样点设计制图常常到深夜……
在紧张忙碌的疫情防控工作外,门诊大楼的体温检测值班、火车站卡点测温、疫苗接种增援、高速路口核酸采样、乡村居民核酸采样、城内居民核酸采样、支援沈阳核酸采样、临床科室增援等都有院感人的身影。为了不耽误工作,科内同事常常大把大把吃药带病坚持上岗,有时起早出门去采核酸,工作结束后返回科内输液。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院感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大疫面前无小我,大疫面前勇担当”的爱国爱院情怀。
三年间,疾控科共组织各种学习培训共71次,考核36次,演练6次。包括手卫生、医废处理、消毒隔离、职业暴露、穿脱防护用品、防护用品松脱破损处理、特殊传染病、食源性疾病、霍乱、疟疾、死因、肿瘤、传染病法律法规等,新冠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前三版、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前八版、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方案前十版等进行培训和考核。网络报告传染病病例995例,食源性疾病病例14例,死亡病例538例,肿瘤病例756例。
疾病预防控制科的前身是预防保健科,以预防保健为主。后因上级部门对科室设置的要求和工作内容的调整改名为疾病预防控制科。但科内除承担疾病预防控制科的工作内容外还兼做院感工作。然而院感目前还是一门缺陷学科,院感人什么都要懂,又总是不懂。专家总是有不同的意见,我们总在整改也总改不到下一个专家的要求上。我们总在检查别人和被别人检查。三年间,院感人处在风口刀尖上,诸位同道仍需刀山火海行。总说各种待遇向院感工作者倾斜,又总是被忽略的人群。但我们一直在努力,把满腔的热忱倾注在这个并不让人讨喜的工作上。尤其在大多数二级医疗机构,从人员配备包括人员专业、人员数量、年龄差异、人员稳定性及知识储备量等,到领导的关注度、权威性,再到资金的投入等,都一定程度的滞碍着院感的发展。院感涉及到医院的每个专业、每个领域、每个部门和每一个人,更需要医疗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做院感。况且有专家说培养一个院感人需要五年以上。这里只是就事论事的浅谈几句院感的普遍现状。要想院感融入每件事每个人,实现时时处处做感控,目前仅靠院感科三名五位工作人员的努力是无法完成的,需要有更多的院感监督管理人员,将感控意识渗透到每个角落,进行网格化管理,以逐渐达到“人人都是感控的践行者”目标。基于我院的感控工作情况以及疾控科的工作计划,我们也希望培养、组建出一批出色的感控队伍。 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21年7月,我们试点启动感控督导员队伍建设。组建了人员包括重点科室护士长和感控督导员共51人的感控团队,疾控科发布每周学习计划,利用现代化数字化感控工具,由感控督导员轮流发布试题,每周对所学内容进行考试,不间断地学习积累感控知识。感控团队自2021年10月正式开始培训至2022年12月末,累计组织学习并考核57次。医疗有学医科班出身的医疗救治组,护理有护理专业人员,希望未来院感这一学科被填补,希望未来有专业的感控团队,在这里也呼吁大家多多学习院感,积极做好院感,更希望未来有医疗专业的人才加入到感控队伍中,也希望更多的管理层、决策层多了解院感,多多支持院感!在此,也感谢领导的信任和重托!感谢全院职工的理解与协作!感谢感控队伍的帮助与配合!感谢科内团队的支持和共同奋战!我们将继续努力,践行本职工作赋予我们的使命!
回顾这三年,思考亦多,感慨亦多,心酸亦多,收获亦多。忙并收获着,累并快乐着。有硕果累累的喜悦,有与同事共同抗疫的艰辛,也有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的惆怅。行文至此,不禁哽咽,三言两语说不尽的工作虽然枯燥而繁重,但再艰难的日子、再困难的时期都会成为过往,时间会抹去一切,没有任何困难能打倒我们!我们一起经历的这一段磨砺和考验,更加激励我们,使我们众志成城,风雨同舟,无惧困难、砥砺前行,我们为自己曾是抗疫队伍中的一员感到荣幸、骄傲和自豪!
上一页: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6-7766075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416-7705977 举报邮箱:xxrmyydwb@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72702727058号